廣東 為健身擠出更多空間 雨后,廣東省廣州市天河體育中心傳來一陣陣熱情吶喊,一場“閃現潮跑”活動正在熱烈舉行。廣州市田徑協會發動70名會員“跑友”分批跑步6.1公里,并用潮流運動方式組團打卡。 “我住天河...
廣東 為健身擠出更多空間
雨后,廣東省廣州市天河體育中心傳來一陣陣熱情吶喊,一場“閃現潮跑”活動正在熱烈舉行。廣州市田徑協會發動70名會員“跑友”分批跑步6.1公里,并用潮流運動方式組團打卡。
“我住天河北,平時也喜歡運動健身,打完卡還能搶優惠券,現場有抽獎活動,你也可以試試。”廣州市民李女士說。據介紹,“群體通·云健步”線上徒步活動在廣州掀起了運動新高潮,吸引了近10萬人次直接參與。
近年來,廣東全民健身服務水平持續提升,設施建設加速推進,群眾體育、全民健身賽事活動豐富多彩,每年舉辦縣級以上體育賽事活動5000多項次,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超4500萬人。
在珠海市,匹克球和沙灘氣排球等小眾體育項目正逐漸走進大眾生活。擊球、攔網、扣殺……一連串動作酣暢淋漓,在大鏡山社區公園,許多市民揮拍擊打匹克球,這項新興運動兼具健身性與趣味性,正成為都市群眾休閑運動的“新寵”。
除了推廣新興運動,廣東還盤活既有體育場館,更好地激發群眾參與休閑體育運動的熱情。
不久前,深圳市福田區77所中小學超300片體育場地向社會公益開放,市民可通過小程序和微信公眾號“一鍵預約”入校健身運動,這一舉措讓體育場地“觸手可及”,讓運動人群有地可去,受到市民歡迎。據介紹,福田區積極推進體育場地設施共建共享,轄區內釋放體育場地面積約27萬平方米,推動全民健身活動深入開展。
廣東更加合理利用空間,建設社區體育公園,滿足人民群眾全民健身運動需求。
“我后面這個以輪滑運動為主題的極限運動公園,是利用高架橋底的一塊閑置空地改造而成的,以前我們這些滑板愛好者只能各玩各的,現在有了一個聚集點,大家在一起運動,更加愉快。”佛山市民莫先生告訴記者。
在佛山市南海桂城,各式各樣的體育公園分布在小區之間、道路盡頭、橋下空間甚至拐角空地,為市民群眾參與全民健身運動提供了更多靈活的選擇。
“近年來,廣東立足城市建設密度高、可利用空間有限的實際情況,指導各地充分利用尚未利用的城鎮邊角地、插花地、街頭綠地及城鎮建筑物立體空間等,建成一批具有體育鍛煉和文化休閑功能的社區體育公園,大大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。”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說。
據2021年全國體育場地統計調查數據初步成果顯示,截至去年12月31日,廣東現有各類體育場地設施數量約31萬個,場地面積約3.22億平方米,人均體育場地面積超2.5平方米,其中各類足球場地數量約1.16萬個,籃球場地超10萬個,健身步道5660個,總長超1.9萬公里,城鄉“15分鐘健身圈”基本形成。
以上新聞體育資訊來源于:(人民日報海外版 本報記者 洪秋婷)
(聲明: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)
本文發于:健身器材專賣 舒華門店官網體育資訊